赵福全:汽车产业重构——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
2016-07-25 关键词:产业重构 点击量:890

尊敬的王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受产研院邀请参加此次论坛。汽车是广为人们日常使用和熟知的一种民生产品,很多人都有汽车情怀,没车的想拥有,有车的想换新。从好的一方面看,大家普遍都对汽车感兴趣;但另一方面,似乎人人都了解汽车、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谈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认知的局限容易造成不正确的判断和引导。

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汽车产业重构: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最近几年互联网产业和技术成为热点,不少人认为互联网是整个世界未来的希望,而传统产业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了。但是我认为,汽车不是简单的传统产业,更不是简单的某一种技术,而是能够把很多产品、技术和相关产业集成在一起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

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重构,传统车企在造车,新兴力量也在造车,那么最终哪种力量将成为主导,汽车产业又将发生哪些变化呢?很多人预言未来汽车将和现在完全不同,也因此有人认为传统汽车产业将被颠覆。我个人认为,未来汽车产业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第一是互联互通。很多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进入汽车行业,是因为他们把汽车视为可移动的智能互联终端。第二是自动驾驶。现在的汽车还是由人来驾驶,将来不会开车或无法开车的人也可以享受汽车出行的便利,这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汽车的使用模式。第三是交通成为服务。原来汽车是点到点自由移动的工具,汽车企业打造的就是这样一种产品,但是未来汽车将不单单是一种产品,而是逐渐成为智能时代和未来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服务。这三方面的变化决定了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

同时,人类社会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赋予汽车新的使命。一是共享经济。原来购买汽车才能使用,这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未来拥有汽车并不重要,使用汽车才是目的,汽车共享将是共享经济的最重要体现和最高境界之一。二是服务经济。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向今后的服务经济阶段发展,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移动工具,而是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服务。三是智能时代。未来整个社会将步入智能时代,智能汽车伴随着使用者一起走进千家万户,并与其他智能产品、技术紧密相联。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传统汽车产业确实受到巨大挑战,因为以机械为主的传统汽车业可能无法完全胜任打造智能产品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理解的传统汽车产业正在被颠覆或者消亡,新兴的移动生态将引发垂直的产业链整合,由现在的OEM垄断向产业无边界的方向演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业的没落,恰恰相反,将给汽车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由此还衍生出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未来汽车品牌和产品的定义是继续以硬件为主,还是将会变为以软件为主?我们知道,传统汽车产品是以机械为代表的硬件为主,像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软件部分的分量很小。而很多人认为在未来的汽车产品中,软件将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往往就是以软件作为主要优势和切入点之一。这个问题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谁才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主导者。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软”的成分在汽车中所占的比重一定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认为“软”一定会超越“硬”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至少对汽车产品来说恐怕还需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从对智能的理解中寻求答案。

何谓智能?应该是智慧与能力的有效融合。从产品角度讲,“智”是偏软的部分,代表着使用设备、制造产品的知识,控制的方法、逻辑和过程,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等;“能”则是偏硬的部分,包括设备、机构,也包括质量、可靠性、材料、工艺等。显然,人的智慧要在机器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让机器有效地执行命令,需要以卓越的机器本身为基础,也需要卓越的“智慧”控制为升华。比如汽车底盘要实现所有应有的功能,制动、转向系统等硬件必须有效,然后才能依靠软件控制更好地发挥硬件的潜力。也就是说,“智”和“能”是有机的整体,两者缺一不可。“智”让“能”更好地发挥,“能”让“智”得以体现。不能简单地认为智能汽车只要“软”的部分做得好就可以了。

有没有“智”,简单理解,就像是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的区别,后者显然要比前者“能干”得多,智能机器人使机器人本身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有没有“能”,就像是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稻草人的关系,智能机器人很厉害,但是智能稻草人有“智”无“能”就不行了。因此,如果硬件和软件不结合,智能汽车就发挥不了作用。这也回答了汽车产业未来谁主沉浮的问题——一定是把“智”和“能”最有效融合的力量。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首先,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可期。去年销量达到2460万辆,而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达8.1%,全年7%的增速应该问题不大,这样今年可以达到2600万辆。到2020年,目前行业普遍的共识是3000万辆,其实这仅仅相当于年增长4.5%左右,是相对保守的估计。当然,中国汽车产业也不可能始终保持增长,那么什么时候达到饱和呢?目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18辆,世界平均160辆,美国800辆以上,欧洲平均约450辆左右,日本约600辆,中国如果接近欧洲平均水平,饱和点就将是每年6500万辆,这是通过数据测算出来的。一旦达到这样的规模,中国能否承受?答案是否定的。汽车发展需要两大资源,一是土地资源,二是能源资源,这两项中国都不充分。但是过低的千人保有量不符合汽车发展的经济规律和广大国民的内在需求,也不能充分发挥汽车保障资源顺畅自由移动的战略作用。因此,千人保有量达到300辆左右,也就是年销量4000万辆,这个数字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说,未来还将有1500万辆的市场增量,并且主要集中在家用乘用车领域,这是巨大的商机。而商用车增长空间有限,机会在重新洗牌上。

当前汽车产业面临四大挑战,一是能源短缺,二是环境污染,三是交通拥堵,四是安全事故。这四大问题,全球都一样,但是在中国最严重。而以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一旦中国的问题得到解决,也就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全球的问题。对此专家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这四大问题需要用三化来解决——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是技术的问题,信息化是产业基础支撑问题,而智能化则是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这三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最重要的领域,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前者指向低碳化,主要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后者则指向信息化、智能化,让汽车更加聪明,从而为人类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出行,也助力节能减排。需要注意的是,未来产业创新不只通过产品和技术来实现,更要结合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并以商业模式和金融资本作为有力杠杆,最后协同实现汽车产业的大发展。

麦肯锡曾经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做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未来有12大技术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发现这里面有11项技术都和汽车相关,其中9项是直接相关,还有2项是间接相关,只有1项“下一代基因组技术”和汽车没有太大关系。其它所有影响人类未来三十年的技术,无论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自动化交通工具,还是能量储存、3D打印、先进材料等,都和汽车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技术不仅将改变汽车,更将影响我们的产业、生活乃至社会。如果说过去一百年汽车改变了人类,那么未来一百年,人类则将改变汽车,进而让汽车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汽车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特殊变革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全球工业向智能制造体系升级,无论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终极目标都是通过智能手段来制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可以说,智能制造体系是智能产品的前提和条件。在这样的前景下,我们将迎来全新的汽车产业生态。当此之时,所有人包括我们汽车人本身,都需要重新认识汽车。汽车将“老树开新花”,虽然名称还是一样,但内涵完全不同。汽车将不再主要是指使用汽油的车辆,比如纯电动汽车,其实和“汽”根本没有关系;也包括不久前我刚刚参加了汉能集团太阳能动力汽车的发布会,他们称为太阳能动力汽车,还是叫汽车。显然,汽车产品已经不能只理解为传统汽车了,所有的内容都在重新定义。

除了汽车产品的变化,汽车企业的角色也将重新定义,OEM正在从简单的汽车制造厂商变成移动服务的提供商,像大众、通用、福特、丰田等各大厂商都在进行这样的转变。汽车将由简单的代步工具变成了人类的伙伴,不仅帮助人、理解人,还要解放人;由简单的移动工具变成了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电视、电脑、手机之外的第四张屏。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汽车产业将跨界、重塑,更将融合。老汽车人在“重生”,新汽车人在“诞生”。谷歌、苹果等互联网企业曾经只是汽车产业的旁观者,现在都开始跨界成为汽车产业的直接参与者,这也说明了汽车产业正处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变革时代,汽车的内涵和外延都将不断扩展。为此,我们既要造出智能汽车,也要实现汽车的智能制造,这将深刻影响我们未来的交通、生活与社会,能源、环境与科技,并最终引领和实现未来产业和产品的创新发展。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德国的工业4.0,这被视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工业4.0提出了智能制造,并把汽车产业作为突破口。因为汽车产业最为复杂,如果解决了汽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制造业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的基础性、关联性和带动性无可比拟,德国认为要做工业4.0,必须找到这样一个载体。实际上,德国工业在很多领域都非常强,比如装备制造业,但是装备制造业如机床、冲压设备等,应用于汽车制造才是价值的最高体现。而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必须是多产业、多领域的协同发展,汽车产业恰是最佳的载体、龙头和抓手。此外,工业4.0不是工厂的4.0,更不是车间的4.0,而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4.0,需要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包括必须让中小企业有效的融入。而德国拥有众多品质一流的中小企业,这也是德国选择汽车作为工业4.0突破口的原因。这样以西门子等作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以宝马、博世等作为汽车整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提供者,以弗劳恩霍夫协会等提供第三方智库支持,在德国工程院的牵头下,形成了工业4.0的典型示范工程。这充分体现了德国对于汽车产业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与高度重视。

但是,在“中国制造2025”第一轮审议中,汽车并没有进入重点领域,一些专家没有认识到汽车产业如果不做强,很多高新技术将失去应用平台和进步空间。比如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没有载体如何体现水平?又比如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也需要在汽车这样的支柱产业上集中应用,像3D打印,打印一个零部件不是问题,难的是如何打印一台性能优异的汽车。再比如物联网技术,显然越是在汽车这样复杂的产业上,实现全价值链的充分连接才越有价值。汽车其实已经成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上下游众多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核心枢纽。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专家的据理力争,终于使汽车产业列入了“中国制造2025”。

在产业生态重塑的过程中,汽车产业的链条将更长,范围将更广,特别是下游将得到极大的延展。而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经济学上的长尾效应,将使汽车企业作为服务提供商而产生巨大的商机。有些地方领导担忧,我们花这么大精力做汽车产业,如果失败了不就成了破产的底特律吗?其实不是这样,做汽车不代表只聚焦于汽车和零部件制造本身,条件好的地方更应该围绕汽车产业做研发平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以此支撑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未来的汽车产业,空间将不断扩展,跨界将成为常态。新兴力量谋求通过进军汽车产业获利,传统力量同样可以加快变革来把握机遇。我们要从大交通、大能源、大环境的高度,从出行、互联、共享、娱乐等多维的角度看待汽车产业的生态链,系统思考、积极行动。未来的汽车产业商机无限,关键在于谁能站得高、望得远、看得清、看得准。

下面谈谈共享经济。物质不够丰富的时代,人们往往以占有某种商品显示自己的地位,而在物质极大丰富、产能逐渐过剩的时代,共享经济将成为常态。想要使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购买不是必需,共享更为划算。而前提则是人们互相之间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随时掌握哪里有共享的资源,哪些人有共享的需求。在这方面,汽车共享是最高境界。其实,汽车共享在本质上并不是新事物,出租车就是一种最原始的汽车共享。而未来以高度自动驾驶技术为支撑,完全按需索取、随用随叫、随用随还的汽车共享将成为现实。今天我们用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传递,进行网上实时约车已经很简单了;而未来通过无人驾驶,汽车将实现无人下的自由移动,这将使全天候的汽车共享水到渠成。受此影响,未来汽车制造商的一部分车辆只造不卖,也就是成为交通服务的提供商,智能汽车生产出来后直接投入运营,供消费者共享使用。汽车共享将彻底颠覆我们曾经的概念,这个模式并不遥远,未来有望以每年千万辆的数量级实现。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现阶段汽车产业的两大战略方向。其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政府进行了大量持续的投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技术问题、成本问题、可靠性问题,还是基础设施、商业模式,都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能源汽车理解为全新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固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但是汽车本身的共性技术和基本功能如果做不好,新能源汽车依然没有竞争力。不要以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搞传统汽车技术就没有意义了,相反,做好新能源汽车恰恰要求加快提升汽车基础技术水平与共性技术能力。

而智能网联汽车代表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演进方向,是未来汽车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未来通过互联和智能,汽车将成为人类的伙伴,实现帮助人、理解人和解放人。像现在已在使用的倒车雷达等,就是帮助人的技术,而未来汽车则能够理解人,汽车将比人还聪明,并像伙伴一样与人互动。当然,智能汽车的发展涉及的不单是汽车本身,更与信息、网络、交通系统等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的是要解决电池、电机、电控等的技术问题,那么智能网联汽车我们所面对的是整个汽车产业生态的问题!所以相比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更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全盘谋划。聪明的汽车可以让资源更节省,让环境更优美,让出行更高效,所以应努力让未来中国保有的四亿辆汽车都变成聪明的汽车。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非割裂关系,而应协同发展。其中汽车电子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交集和支撑,未来汽车行业预计将有70%的创新都源自于此。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汽车产业的机会非常大,挑战也非常多。未来汽车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汽车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最古老的“新兴”产业。汽车产业人才、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是传统制造业的载体,更是新兴产业的载体;代表着大量复杂技术集成应用的最高境界。要打造好未来汽车,既要把我们传统的、基本的“能”做好,更要把未来的、前瞻的“智”做好。总之,汽车是产品的载体、技术的载体、应用的载体、集成的载体、创新成果的载体,也是学科的载体、产业的载体、价值的载体。

面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底特律和硅谷谁将是赢家?结论是:要打造既安全便捷又节能环保的智能化汽车,底特律和硅谷两边的能力缺一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都满足不了打造未来完美汽车的需求。因此,两者之间既有竞争、更需合作。实际上,这恰恰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在协作中竞争,在共享中获利。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跨产业的并购合作将屡屡发生,因为只有底特律和硅谷所代表的两种产业力量有效联姻,汽车产业和社会才能够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底特律和硅谷都不是未来的赢家,而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汽车的使用者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谢谢大家!

来源:赵福全 产业荟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联系
会员登录
还未注册?点击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