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践行汽车强国策》之院长心声——技术路线篇
2017-11-16 关键词:践行汽车强国策 点击量:504

节能与新能源

谈到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当然是不能不谈的话题。这其中既包括电动车,也包括替代能源汽车。此外,还有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因此,这场汽车能源革命其实是复合型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法规要求正在不断加严,近期国家出台了CAFC与NEV双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企业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压力,如果不生产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传统车企必须一方面做好传统燃油汽车,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新能源的“三电”技术,其实远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比如电池,整车厂到底是买,还是投?如果投,又应该怎么投?不投可能失控,投的话又担心技术生变或力不从心。但是必须明白,发展新能源只靠简单地买来电池进行组装,不掌握核心技术,是难以确保长远发展的。

而且,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以及技术进步本身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


智能网联

现在谈到汽车产业的未来,两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后者也包括了互联网技术在未来汽车上应用的广阔空间。

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同为自主品牌实现崛起,提供了绝佳的战略机遇。在这些新领域,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他们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在这些领域发力。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方向明确、路径不清”,这对后发者更为有利。在这方面,各家企业拥有的资源基本上相差不多,大家都在摸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来提升自己的产品。

同时,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例如无人驾驶就涉及到太多复杂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汽车产业自己解决不了的,像整个基础设施、信息平台都要进行相应的重新规划和调整。


融合发展

加强合作、抱团取暖是必由之路

产业的边际越来越模糊,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所谓的核心技术也正在被重新定义,我们不可能什么资源都拥有,要参与竞争只有靠彼此之间的合作。国外企业之间,共享整车平台、共享动力总成,都是很常见的。我们国内企业也有过一些尝试,但总的来说效果不佳。未来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法规也会越来越严,企业必须投入得更多,而这将产生一种由市场驱动的兼并重组。到那个时候,企业如果没有实力,甚至可能无法成为被兼并的对象,只能落入破产的境地。因此,即使不能成为兼并其他企业的霸主,也必须拥有自己能够提供的独特价值,这也是很多企业的领军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而车企所需要的节能、减排、互联、智能等核心技术又越来越分散。如果自主品牌始终以年产销几十万辆的规模,与年产销几百万辆的外国企业展开竞争,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未来企业整合的压力会更大,而无论是否整合都需要我们的企业开展真正有效的合作。这就必须解决好我们面临的体制、机制及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汽车产业就很难最终做强。

 

传统车企理应借力互联网

历史一再证明各个领域的进步都被汽车采用或者说同化了,当前汽车企业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汽车造得越来越好。

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是很正常的,汽车制造属于硬件,但也需要软件。虽然车企也有软件,但主要是来自于供应商,而互联网企业作为软件供应商会帮助传统车企把汽车做得更强大。未来汽车将由带有电子功能的机械产品,变成带有机械功能的电子产品,显然有了互联网企业的帮助,汽车企业可以做得更好。

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互联网的支持,反之,互联网企业想要造车也需要传统汽车业的支持。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两方应该优势互补,共同把产业做得更健康。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在协作中竞争、在共享中获利,关键是谁能真正做到理想状态中的共享。

 

产业重构不是颠覆是融合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和世界同步,所以我们必须适应世界潮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必然重塑汽车产业,汽车要加入更多的智能,这就需要更多互联网产业的元素。汽车作为移动工具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但如何让汽车拥有更多的智能,真正成为人类的伙伴,确实不能只依靠传统汽车业的同仁们来完成的,而是需要更多业外精英来参与创新的浪潮。

因此,说谁颠覆谁都是错误的,一定是相互融合,一定是大家合作。研发可以考虑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制造可以考虑充分利用产能,有效分担投入;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我觉得其实没有办法能够简单定义什么才是用户最需要的体验,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就是成功的产品,销量高的就是良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切不可用固有的观点来看待不断进步中的汽车产业。

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汽车产业需要更多互联网行业的人才,一方面抱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更敢于冲击、挑战经历了一百多年沉淀的汽车企业。传统自主品牌企业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现在我们也期待着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出现更多的新的自主品牌企业。当然这个过程中恐怕很多人最后会成为“先烈”,但这些尝试以及这些人才进入汽车领域本身,就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巨大贡献。二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中国能诞生今天的阿里巴巴,而我相信汽车产业未来也会诞生新的“阿里巴巴”和“马云”。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联系
会员登录
还未注册?点击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