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特2022汽车产业十大趋势预判
2022-01-24 关键词:十大趋势预判 点击量:1668

站在2022年的全新起点,盖斯特咨询公司各领域专家对新的一年里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全景扫描与全面展望,对影响2022年汽车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进行了梳理和预判。现正式发布,与读者共享。


趋势一:中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将稳中求升

中国汽车市场受宏观经济、国家政策、产业链供给及汽车消费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国家针对汽车消费将继续持鼓励态度,车企也将进一步强化本土化供应链布局,同时本轮汽车消费短周期波动已接近下滑尾声,这些都是汽车消费需求上升的利好因素。然而影响汽车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挑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国民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二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的出行需求将持续受限,进而影响购车需求;三是芯片阶段性短缺等问题仍将持续影响汽车生产及销售。

盖斯特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后,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将延续小幅增长态势,全年汽车总销量可达约274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约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具体来说,新能源乘用车将是乘用车市场中的增长支柱;自主品牌的表现值得期待;乘用车的增换购比例将继续提升,将超50%;80后、90后购车消费者的占比将进一步扩大,预计超70%。同时,商用车市场销量预计约440万辆,同比下降8%左右。具体来说,中重卡销量约130万辆,牵引车依旧是该市场的主力;而轻卡由于受法规影响,蓝牌轻卡销量将出现小幅回落。


趋势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2022年,现有新能源汽车明星产品将持续发力,并有更多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加速导入,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2022年的补贴退坡政策中,技术指标要求维持稳定,而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这也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不过补贴进一步退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叠加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增加等因素,将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购买成本提升。

盖斯特判断,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年销量超500万辆,总体市场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13.4%提升至20%左右。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将达480万辆左右。在细分车型中,价位在10-20万元的主流车型市场销量将超200万辆;精品化微型车继续是市场的亮点,销量将进一步拉升至150万辆左右。新能源商用车总体规模依然较小,将保持在20万辆左右。但部分细分市场如新能源冷藏车、市政环卫车及特定场景下的电动中重卡车型,有望迎来较快的发展。


趋势三:合资股比放开,市场进入充分竞争时代

整车合资股比限制2022年正式放开,中国本土品牌和外资二三线品牌都将面临巨大挑战。预计部分合资企业将开始重新确定新时期的合资合作方式:合资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企业,尤其是在豪华车领域,未来有较大概率迎来股比调整。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一些外资车企可能通过增股合资公司、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独自设立新公司等方式谋求加快转型。

总体而言,合资股比放开将丰富中外车企合资合作模式,促进本土品牌发展和外资品牌本土化。对于合资企业股比结构的变动,盖斯特判断,除了已确定股比调整的持续亏损的合资企业之外,2022年不会出现普遍性的变化。原因一是股比结构调整受合作协议限制,很多合资企业的协议都还在执行期中;二是调整股比的谈判周期长、资金需求大;三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多项政策优惠可能会随着合资公司属性的改变而改变;四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传统汽车存续期间,合资车企的关注焦点更多在于转型。因此,预计多数合资车企的股比将暂时维持现状。


趋势四:主流合资车企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反攻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发展,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取得了先发优势,并不断实现品牌向上;头部新造车企业业绩亮眼,前三名均已跨入月销“万辆俱乐部”;而合资车企则承受着来自传统自主车企及新造车企业夹击的巨大压力。

具体来看,15万元以下的乘用车市场基本上已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其中前三家企业的份额合计超过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18%;15-25万元的市场同样是自主车企占据主导地位;而25万元以上的市场则以新造车势力为主。

盖斯特判断,面对不容有失的新能源汽车新赛道,2022年主流合资车企将从产品、产业链、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发起全方位的反攻。在产品方面,合资车企将加快推出纯电专属平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产业链方面,合资车企将加速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尤其是通过与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相关优质企业加强合作,为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做好准备;在销售模式方面,合资车企将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通过建立直营店与体验店、强化用户运营等手段,重塑新型用户关系。


趋势五:智能网联汽车区域化和外资企业新本土化是大势所趋

汽车智能化正进入“区域化特性主导的全球化竞争”的新阶段。未来的汽车产品一定是基于数据、基于场景、依托生态,能够自我进化的个性化、服务化的智能产品。而数据、场景、生态均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在汽车相关数据方面,数据与本区域的汽车应用环境、使用场景、产业生态、消费者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等直接相关;在汽车使用场景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汽车生态上,人车外部生态、服务生态和开发生态都带有区域性特点。因此,跨国车企在总部开发一款车型就可以行销全球的时代将一去不返。这意味着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无论中外车企,都必须基于区域化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本土化开发和服务。

当前,部分外资企业已开始布局本土化的研发中心、数据中心、产业生态以及用户服务与运营体系。盖斯特判断,面对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2022年外资企业将进一步加快“新本土化”布局,即基于中国的场景、数据以及生态伙伴,在中国本地构建研发、数据、生态以及服务运营体系与能力。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虽有本土优势,但也要做好相关布局和持续积累。


趋势六:新能源补贴退坡叠加成本上涨,车企成本控制能力将面临挑战

2022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30%,这意味着续驶里程超过30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额度将减少3900-5400元。再考虑电池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动力电池价格预期上涨约15%,以带电量50kWh的纯电动单车计,2022年单车成本将上涨约7000元。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车企受成本压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部分高端产品以及市场认可度高的少数产品,可以适当涨价;而对于价格敏感度高的小型车和很多二三线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抢占市场占有率和应对双积分考核是首要目标,由于其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不会轻易涨价。总体而言,能否做好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管控,将成为2022年车企面临的一大考验。

盖斯特认为:从短期看,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上涨或将带来市场波动;但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长期来看,降价提质是大势所趋。车企为应对补贴退坡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压力,必须加强供应链管控和协同。更重要的是,车企必须全力增强产品力、提高市场接受度、优化用户体验,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销量增长,利用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趋势七:充/换电基础设施将高速增长

2022年充/换电设施的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市场需求拉动,当前车桩比仅为3:1,存在较大需求缺口。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使市场对充换电设施的需求加速提升;二是政策驱动,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细化政策,以解决城市居民区、公共区域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等地的充/换电设施建设问题,在补贴上也有扩大额度和范围的趋势;三是车企布局推动,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认识到新能源产品必须包含服务,特别是充/换电服务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为此部分企业开始下场直接布局充/换电设施或加大布局力度。盖斯特判断,充/换电设施在2022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增速有望超过40%。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充/换电设施,由于特点和适用场景不同,其发展空间及发展节奏将呈现差异化:在充电方面,高压快充桩受到车企重视,2022年车企将加快高压快充桩在公共区域的布局;慢充桩在政策驱动下也将加速进入居民区,这类私人充电桩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同时,充电桩的增多将推动有序充电的发展。在换电方面,随着商用车及运营性乘用车车企加大换电布局力度,换电生态已具雏形,特定场景下的换电市场预计将进一步发展。


趋势八:高算力智能驾驶芯片量产装车

智能驾驶对于芯片算力的要求非常高,后续新车型产品随着智能驾驶级别的提升和传感器数量的增加,对芯片算力要求将同步提升。当前,本土企业的车规级芯片已面向ADAS/智能座舱等功能域实现批量应用,更高算力的车规级芯片(单芯片算力>100TOPS)正在开展测试试验。2022年,部分新上市车型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算力将达到200-500TOPS,个别车型甚至超过1000TOPS。

在量产车规级芯片企业中,目前头部“玩家”集中。同时,一些芯片初创公司的发展势头迅猛。盖斯特判断:随着本土智能汽车芯片企业的日益强大,2022年汽车产业将迎来高算力芯片的爆发增长期;同时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车企也将进入算力竞赛期。当然,仅仅依靠硬件堆叠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智能驾驶体验的,车企必须做好软硬件的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芯片的算力,为用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趋势九:智能座舱竞争趋向“第三空间”打造

随着智能驾驶逐步发展成熟,最终将把人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届时,人可以在出行过程中做更多的事情,不仅仅局限于更多的信息娱乐,更重要的是,汽车的空间属性将被充分释放出来。由此,汽车智能座舱有望满足人在移动空间内智能化的生活、连接及交互需求,使汽车真正成为继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智能移动生活空间。

盖斯特判断,2022年“第三空间”概念将更受关注。首先,无论从空间利用角度还是使用场景角度,电动车都是“第三空间”的最佳载体,而电动车渗透率的持续高速增长,将为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其次,以AR/VR为主的沉浸式交互是汽车作为“第三空间”的最佳交互方式,而高算力芯片的量产装车将使相关技术迎来快速发展;最后,在元宇宙的概念下,“AR/VR+AI”的理念有望在汽车上率先得到应用。因此,“第三空间”将成为车企今后竞争的焦点之一。目前,已有移动起居室、移动影院、移动办公室等多种场景和概念相继推出。未来基于汽车“第三空间”,将形成全新的应用生态,并改变车企的商业模式。


趋势十:网约车进入群雄逐鹿新阶段

盖斯特判断,2022年网约车市场将彻底打破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随着滴滴进入整改期,T3出行、曹操出行等第二梯队网约车平台公司纷纷加大出行市场的布局力度和营销优惠力度,抢抓本轮市场格局重塑的“窗口期”。同时,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合规治理不断深入、细化,参与玩家各显其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众多玩家将在产品设计、服务体验与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由此2022年网约车市场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车辆定制化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已有企业生产定制化车辆;二是自动驾驶将重塑出行市场格局。随着2022年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在一线城市的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二线城市的覆盖率也将达到70%以上,由此自动驾驶移动出行场景化的落地将进一步加快,网约车也可能以新形式出现,如“限定范围的Robotaxi”与“传统网约车”混合运营的模式。这些变化都将进一步促进移动出行市场向更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联系
会员登录
还未注册?点击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